建科普基地与我何干?
建科普基地
与我何干?
4月21日上午,2016年度中国建筑学会南部地区科普基地授牌仪式暨科普讲座在天海规划设计有限公司圆满落幕,四家科普基地正式花落西南地区。
中国建筑学会秘书长仲继寿先生、贵州省土木建筑工程学会常务理事及建筑师分会会长董明先生、中国建筑学会科普部主任王京莅临会场,并都做了重要讲话。
授牌仪式结束后,其中三家单位的负责人更是为嘉宾们带来了三场精彩纷呈、各具特色的科普讲座,让人不禁联想科普基地落成后开展的主题活动又会有多震撼?
高大上的领导、高大上的科普基地、高大上的会议,来不来、建不建、落不落幕与我何干?
No No No,大有干系!!!
如果你想:
1. 用好的审美眼光装扮家园
2. 用独立思考去找到符合城市个性的建筑
3. 反对大街上抄袭、跟风的建筑样式
4. 为改造自己家乡的面貌发声或对此提出自己的观点、建议
5. 做出自己心目中的建筑风格
6. 问建筑行业内大牛们的建筑创意从何而来?
科普基地就是一个为你回答以上问题的地方。
建筑即家园,每个人都希望自己的房子有良好的居住体验,有合理的布局、科学的规划、创造性的设计、有地方特色的审美,科普基地为的就是让这些需要被听见,让更多的人敢于提出自己的需要,同时面向广大群众宣传科学文化,让科学与民众零距离接触,让设计贴近生活、造福人民,可以说科普基地的建成与我们息息相关。
科普开讲
《民族的现代化、现代的民族化》
【主讲人:天海规划设计有限公司总经理伍新凤先生】
提到贵州,多数人的第一反应可能是茅台酒、黄果树瀑布,没有一个标志性的建筑让世人熟知,大街上满是注重实用性,无美感、无文化、无个性的三无建筑,正如讲座中提到的“千城一面”,令人难过的是人们对此还习以为常了,就这一问题,总经理在讲座上呼吁建筑要回归民族、传承传统文化、创造地运用现代手法。
正是科普基地让他的发声激荡起更深的思维涟漪,当越来越多的人一同思考城市特色从何而来,麻木的审美早晚会被唤醒。
科普开讲
《隅细水,点滴开始——全面认知医院设计》
【主讲人:中国建筑西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医疗健康建筑设计研究中心主任李海默女士】
你是否抱怨过:
1.医院的楼道、电梯设计太不合理
2.建筑颜色冰冷,外观没有人文气息
3.在急救时有太多致命细节被忽视
4.不理解一个医院的楼层为什么非得这样安排
你或许不会想到这些与科普有关,但当你走进这场讲座,这里专业的知识、科学的规划会让你变得宽容、变得理解、变得爱思考。
并且,你会逐渐明白设计是一件既伟大又朴实的事
是观察入微、体贴入微的人文精神
是巧妙的劳动人民的智慧
而这些,都是科学的魅力,更是科普的魅力。
是关键时刻的保命符
是让生活舒适、美好、便捷、高效的力量
当科学知识走出校园、走出专业领域,回到他来时的乡间田野、人民群众中去,与他们互动并为其所用,这时的科学知识才算真正走完了他的生命周期。
科普教育基地扮演的是连接两者的锁扣、是他们相互增进了解的平台、加强沟通的媒介。
专业人员在其中碰撞出的是灵感的火花,他们不断突破思维定式,用多数人的力量去攻克实质性、观念性难题;
人民群众在其中沐浴新知,将自己的观察和诉求通过这个平台让设计人员听到。
科普基地让专业人员和人民群众拧成一股绳,齐心协力推进社会革新、生活便民、家园美好进程。
试问,一个爱生活、爱观察、爱思考、爱建筑、爱设计的你,有什么理由错过?
更多新闻

伍新凤作品仰阿莎雕塑获颁世界纪录认证奖

伍新凤出席2018中国建筑学会学术年会论坛

大隐于市却卓越出彩,伍新凤和他的天海美术馆

打破枷锁,“伍新凤式”建筑用艺术演绎城市

存于山水间,隐于都市里——伍新凤50年的跌宕人生

预告来袭--天海规划首登南航《CEO品位》杂志

为艺术发声 与情怀共振

天海规划设计 | 作品案例系列十 《施秉县”城景一体化“创意规划设计》

天海规划设计 | 作品案例系列九《威宁县旅游城市风貌改造》

天海规划设计 | 作品案例系列八《山西盂县梁家寨生态旅游区规划设计方案》

天海规划设计 | 作品案例系列七《云南省丘北县旅游城市规划设计》
